閱讀推薦系列(一):槍砲、病菌與鋼鐵(Guns, Germs, and Steel)

Arthur Lin
May 4, 2024

--

前言:這個新系列,會整理出我讀過覺得值得推薦的書,主要是講我的個人心得跟重點摘要,篇幅都不會太長,希望讓讀者們可以用更親民的方式,判斷這是不是一本你會感興趣的書。

今天介紹的這本槍砲、病菌與鋼鐵應該早已威名遠著,也一直被我放在書單裡很多年,但終於買下來翻開後,才發現不只份量大,知識密度更是不同凡響,對我來說極其難啃,斷斷續續花了很長的時間跟力氣才免強算是看完了一遍,且很多細節沒有辦法深入的去探索,否則所需時間會是十倍以上。當然,即便只是這樣跌跌撞撞的讀完了一次,也仍然讓我眼界大開,獲益良多,想為他寫一篇推薦。

大體上來說,整本書在探討的問題是:為什麼現今的人類社會,國家間的資源與國力的強弱分佈會長成這樣?

或者,更簡單的說:現今世界各國之間的不平等從何而來?例如,為什麼有些文明先起步,後續卻沒能保持領先?為何不是非洲、亞洲或美洲去殖民歐亞大陸?為什麼有些地方現今依然停留在原始社會?…等等一系列問題。

當然早有無數的人提出許多假說,例如有一種很簡單、曾經也被很多人接受、但卻很政治不正確的解釋就是:

不同人種或民族的天生能力就是有差異,所以當然的,不同地區的進步速度也會不同

當然,政治不正確不代表就一定是錯的,要反駁他,得提出夠有力的科學證據。本書作者也反對這種論述,並提出許多佐證。

PS: 這類先天決定論還真不能說完全沒根據,例如慾望分子多巴胺一書寫到,某個多巴胺受體基因(DRD4)若較長,會更傾向冒險,也更能在陌生環境中存活,所以離人類起源中心(非洲)遷徙的越遠的族群,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口比率也真的越高。不過單只有這個條件顯然太過薄弱,只是說不同地區的人基因組成不同也是事實。但本書並不會在這部分著墨。

而另外也有一大群的著作,針對這個發展速度差異問題的回答,是聚焦在近幾百年的歷史大事件上面,從文藝復興、工業革命、二次大戰、貨幣體系演進… 等等角度切入。

這些角度或許也都很棒,但,作者想做的事情更宏偉,並不單只是想提出一個解釋,而是每提出一個解釋,就想試著再往前追他的前因。例如你說現在西方世界能在世界佔據主導地位,是因為率先發展出工業革命,那我們就可以繼續問,為何工業革命先發生在這裡?

而每解答了一個前因,又會有他的前前因、前前前因,如此一路追溯,最終可以找到所謂的”終極因”,也就是最初是從那邊開始出現差異,最終才導致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。

可想而知,這本書的時間跨度之大,一口氣回溯數萬年前,再從上古聊到近代,試圖透過考古遺跡,尋找那個最原始的差異從何而來,而這中間的每個細節,都有相應的論文與科學證據,資訊量可想而知。

當然,作者也承認,社會科學或許很難真的存在標準答案,他也只是提出他的一套說法,並附上夠好的邏輯脈絡,跟海量的證據支持。但同領域的專家們,一定也有很多反駁的聲音。但有討論就能帶來進步,讓我們更接近真相。

所以作者給出的答案(終極因)是什麼?

一切的終極因,就只是數萬年前人類出現時,每個大陸板塊的形狀跟起始資源分佈的差異。

有點像遊戲一樣,我們創了個世界地圖,並把初始環境參數給定後,再把人類這個物種隨便灑上去,經過數萬年的演化後,最後就是會變成這樣。沒有巧合與奇蹟,也沒有什麼神秘的物種先天差異,就是機率碰撞而已。

所以也可以說,現在發展的好的地區,其實就是最一開始生處的環境”恰好有某些資源條件存在“,就有更大機率能“無心的觸發某些技能樹“,然後這些新技能又會”自然的觸發下一個技能樹”。最終數千數萬年累積下來,不同大陸板塊上的一樣的人類,在文明進展的速度上,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差異。而當他們終於交會的那一刻,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,弱者會被侵略、奴役或消滅。但是超凡主張須有超凡證據,因此作者整本書就是在考古與歷史研究的巨量文獻海中,拼湊出所有足以支持這個邏輯的證據鏈條。

1. 上古時期

最開始所有人類都沒多想什麼,就是採集狩獵,每天只專注於如何餵飽自己並存活下去。

2. 可馴化的植物

如果一個環境,恰巧有可供馴化的天然野生植物,就有可能慢慢被人類無心的培養出可食、可種植的作物,最終從採集狩獵走向定居生活

重點是無心的!不是某個聰明的族群,努力找出了栽種的方法,然後跟大家說我們不要採集狩獵了好累啊,種東西就好啦!

而是反過來的,是經年累月的狩獵生活中,不小心被挑選搜集而來的可食用植物,因為群聚而朝著人類喜歡的樣貌演化,並逐漸小部分的取代了食物來源,經過一段很長的採集-栽種的混合期,最終有些地方的產量高到光種植就足以支撐一小群人的生存,定居生活才就此展開。

那這一切的起因得是什麼?得是那個地方先存在這種適合馴化的植物,後面的巧合才有機會出現。而可馴化的品種越多,巧合出現的機率越高,成功率也就越高,幾個人類早期農業出現的地區都是如此。反之,一開始就不存在這類型植物的地區,即使再過上一萬年,也幾乎不可能靠自己發展出農業生活。

3. 可馴化的動物

跟植物相比,動物除了提供為食物,還可以成為勞動力來源,甚是能帶來移動力的重大突破。

但一樣的是,這些都是長期馴化後得來的成果,現在人類常拿來食用的雞、豬、羊,是馴化的產物,可供農作的牛、可騎乘的馬(可能*)也是。

*加上可能兩字,是因為要基因定序幾千年前的物種,判斷馴化的分割點實在太過困難,研究上爭議不斷,但大體上這個解釋方向的合理性很高。

同理,一樣不會是某個聰明的族群,努力發明了養殖或訓獸技巧,然後才獲得來自動物的食物與勞動力。

而是有些特別的動物,一但少量的被人類挑選並放在一處後,就會誕生出更符合人類想要的下一代,久而久之,基因就演化成了我們想要的形狀,最終為人類社會帶來大量的價值。

例如:我想吃某種動物,那一定是先抓相對比較溫馴的回來,而如果剛好又沒有立刻要吃掉,那一定是保留了比較不會瘋狂衝撞逃跑的那種先養著,而養的數量多了,他們有可能交配誕下子代,而子代會稍稍靠向我們想要的特質一點,久而久之就變成很好處理的物種。

但不要以為這過程聽起來理所當然,事實上,絕大多數物種都不是這樣,馴化的條件極其嚴苛,可供馴化的動物種類,在所有動物光譜中是極其渺小的存在。其他絕大多數,即便使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精心挑選飼養,還是馴化不了。因此,必須得是你首抽足夠幸運,恰巧生存的地理環境內存在好馴化的原始物種,後面的一切才有可能。

按書上統計:綜觀世界歷史,可被馴化的哺乳類動物只有 14 種,而歐亞大陸就佔有了 13 種,其他洲則幾乎沒有,或只有極少數。

4. 大陸軸向與知識交流

那你可能會說,即便我不是歐皇,首抽抽不到,但如果旁邊的人發展出來了,我也可以借用吧?這就要扯到大陸軸向的問題了。

如果是東西橫向的板塊(例如歐亞),技術傳播會比較容易,因為氣候相似度高,一個地區弄出好用的動植物,就可以橫向傳播開。反之,若是南北向的板塊(例如美洲),由於不同緯度的環境差異,等於完全不同的世界,即便一個地方成功馴化出動植物,帶到另一處也無法成功繁殖下去,所以很難交流進步。然後有些破碎島嶼地形,還有可能發生雖然好用的技術被傳播過去了,但久而久之反而又被捨棄(文明退化)的案例,因為沒跟上也不會帶來立即的危害,勢力強大的傳統派可能會試圖要大家拋棄新技術。

5. 人口聚集與文明起源

綜合以上原因,有些得天獨厚的地區,就能更早發展出大規模農業與畜牧技能,最終使得足夠規模的人類能群聚於一處一起生活,而這將進一步解鎖幾個更強大的文明科技樹。

  1. 管理制度
  2. 病菌
  3. 技術突破

5.1 管理制度

有一定數量人口聚集的人類,必須想出一套運作方式,讓足夠多的人願意一起做事,可能是宗教、可能是部族首領的個人魅力… 等。而做的較成功的群體,就會戰勝較失敗的,並繼續擴大,最終誕生出有組織的帝國。非定居的族群不可能抵抗得了這種龐大的組織。

這個觀點在人類大歷史一書中也有提到,人類之所以能戰勝其他物種,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在於人類有可能靠想像建立出一個共同體。其餘地球上的生物,不可能維持超過 150 規模的族群,否則必然產生內部分裂,並回到這個大小以內。但人類可以透過抽象的想像,例如宗教、國家、民族… 等等,讓一大群人相信他們屬於同一個共同體,因而願意朝向同一個目標努力,。

5.2 病菌

定居生活中的人畜共居於一個小區域,加上沒有現代衛生觀念,非常容易在排泄物中滋生傳染病,造成一波又一波的疫病與死亡。聽起來是可怕的事,但每一輪撐過活下來的種族,身上就具備了特別的抗體,最終就能為了一群身上同時帶有”生化武器”與”免疫抗體”的超級種族。

未來,一但與其他新族群產生衝突時,病菌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,因為新族群若沒有相同的社會形態,身上都不具備抵禦這些新病菌的抗體,一但被感染就會迅速傳遍並倒下,最終,那些被征服的土地上的原住民,往往死於病菌的人遠遠超過刀槍。

這也是本書為何把細菌與槍砲並列的原因。

5.3 技術突破

當一個地居聚集了足夠多的人,又有了足夠好的管理制度後,帶來的一大效益就是,可以允許部分的人不事生產。

由於其他人的勞動產生的糧食足夠養活他們,所以可以有人專心研發技術(當然也可能是藝術、政治、宗教等等),這裡就有可能誕生出新的技術突破,成為未來最強大的武器,槍砲、鋼鐵都是這樣的產物。技術突破一但發生,落後一級的其他族群將完全無法與之競爭。

6. 最終結果

最終,擁有上述這些條件的地區的人類,率先發展出槍砲、鋼鐵、陸地移動技術、遠洋移動技術,同時身上還帶有恐怖生化武器,一但他們成功踏上沒有這些環境條件的另一群人的家鄉後,就是實力懸殊的一面倒的屠殺了。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大航海時代的開端,這一場場征服與被征服事件的餘波,一路延綿到我們熟知的今日這個不平等的世界。

個人心得

看完這本書,我自己心中的感覺是,如果想像整個地球,就只是某種高級智慧生物的模擬遊戲,那這本書有點像是帶你用超高速快轉,播放完了從“人類出現”到”現代文明建立”的這一個時間區段,全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,也可以說就是人類史的超級重點摘要。

如果對於我講的部分覺得邏輯似乎不夠嚴謹的話,放心,原書作者用了一千倍的篇幅,提出各種證據與解釋,有興趣的可以去看原作者的說法,或許更有說服力的多。

但這本書讀起來辛苦的地方,也在於那些證據細節實在太過詳細,例如可能一連好幾頁都在細數可供馴化的植物有那幾十種,每一種分布的地理位置在哪,幾時又移動到哪裡、這些移動的考古學紀錄…等等。對於海量的陌生植物名、地名、族群名…,直接讀起來非常費力(對,我承認我有時候就快速翻閱跳過了…然後我的地理跟人文素養也不怎麼好)。聽說國家地理頻道有拍過影片,應該會好懂很多。

但如同開頭所說,即便有這麼多證據,社會科學、人類學、考古學這類學問,天生無法像數理化那樣,能很清楚的證明或否證一個假說。因此他永遠都會有人提出質疑,永遠都有爭議,而且那些質疑方,也同樣充滿了證據與可信的邏輯鏈條。作者其實在這本書的開頭,先用了很多力氣解釋這門學科的難處,與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。對於一個從小接受理工訓練的我來說,也算是幫我好好科普了看待社會科學的正確心態,不用全盤接受,但也不用全盤否認,而是審慎的看待每一個假設與證據。

PS: 其中有個奇怪的特例是中國,因為他跟歐洲一樣,在古早時期幾乎具備所有最佳的先天條件,但現今卻在整場人類的競賽中落後於歐洲,這邊作者並沒有花上太大的篇幅,但給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釋是”過早的政治大一統”,由於長時間沒有敵手,所以技術上(尤其是武器上)的進步反而停滯。反觀歐洲持續處於國家林立,一但落後馬上就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,因此最終率先催生出了工業革命。然後作者認為,這也是環境造成,而不是人種上真的有什麼差異,主要理由是中國海岸線不夠破碎,所以不同民族間難以負隅頑抗,容易被統一起來。所以,地理環境太破碎到像群島那樣當然不好,但太圓整到像東亞也不行,恰到好處的統整與分裂才最有助於成長。(當然,這部分一樣很多其他的學者提出質疑就是…)

--

--

Arthur Lin

軟體工程師/後端技術導師。對於程式和教育充滿熱情,看到學生的成長是一種無比的喜悅。樂於接受挑戰,將複雜的知識整理成清晰易懂的樣貌並分享出來,是我最喜歡的成長方式。